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安济新闻
安济新闻
安济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公信,让公益更有力

公信,让公益更有力

2008-06-23 00:00
  • 分类:相关慈善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08-06-23 00:00
  • 发布时间:2008-06-23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公信,让公益更有力

【概要描述】

  • 分类:相关慈善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08-06-23 00:00
  • 访问量:
详情
    “重建不是恢复原貌,而是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这句话已经成为此次四川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原则。与之相对应,由于赈灾捐款数额和志愿者参与度达到史前未有的层面,中国社会组织群像也空前清晰地站在公众面前,其公信力重建原则自然不能循前蹈往、照老路子旧态度行事,社会组织公信力同样需要抓住契机,来一次易筋动骨的重塑行动。

    虽然在这次地震救援的介入工作中,包括基金会、社会团体和一些松散志愿联盟在内的社会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被学者和媒体奉为公民社会觉醒的重大讯号,但是正因为参与力度大层面广,公众关注度高,社会组织在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也面对空前危机。作为成长中的中国社会组织,不可能对自身积存的弊端和弱点视而不见。

    根据社会组织在赈灾中的表现,公众在充分释放自己爱心的同时,对社会组织的质询也格外积极,而社会组织要想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就必须开诚相见、推心置腹。事实上在公信力英文单词Accountability的释义中,就有“为某一种事进行报告、解释和辩护的责任,以及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接受质询”之意,“帐篷事件”、“善款提成风波”等危及公信力的事实无不表明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冷漠症弥漫难散”。在社会各界大声疾呼要建立信用中国的时候,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成为了讨论和研究的焦点,惟独非营利组织信用建设依然停留在小圈子和低浅层面上,社会组织成为倡导社会责任的生力军,却缺乏自身责任建设的力度。体现在捐款的选择性接收--青睐大额捐赠,冷漠小额捐赠;回应质询的区别对待——仔细回应大客户,无视平民百姓要求。

    在震灾发生后,关于慈善信息的网络人肉搜索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高价采购、物资运转慢等行为导致一些捐赠的物资使用效果差,与捐赠者的期望相去甚远。“资金使用低效率”、“信息透明度不够”、“捐赠程序不完整”等社会组织的固有不足也暴露无遗,这些都成为降低社会组织公信力的因素。

    而无论在国外还是中国,非营利组织由于失去公信力而受到惩罚,甚至解体,从而影响整个公益事业发展的例子都屡见不鲜。如美国联合劝募组织的贪污丑闻,国内如出一辙的胡曼莉风波,新加坡最大慈善组织国家肾脏基金会腐化事件等。(来源:公益时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电话:(86)17717570727
E-mail:zxb@sacf.org.cn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552号5幢5楼/6楼

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 扫一扫,关注我们 -

版权所有:上海市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Shanghai Angel Charity Foundation
www.sacf.org.cn
备案序号:沪ICP备17029565号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