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慈善行为在规范的“笼子”里运行
- 分类:相关慈善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1-14 00:00
- 发布时间:2016-11-14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乐善好施,守望相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们的热心善良,打着慈善的幌子,干起了谋取私利的勾当。
某直播平台主播通过直播给落后地区人民捐款的方式提升自己人气,直播结束后竟收回捐款;《今日说法》也多次报道少数募捐平台存在捐款款项去向不透明,受捐人员情况描述不实等问题;街头流浪者真真假假,真假难辨。这种种现象让人不禁直呼,想要做点落到实处的好事,挺难。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执行,为虚假慈善拉上了警戒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进一步明确了慈善活动的范围和定义,让大众能够准确区分是否为慈善行为,防止了好心没办到好事的问题发生。也进一步规范了慈善组织的资格和行为,解决了大众关注的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的重大问题,想要做好事,便能找到组织找到渠道,不再是散兵游勇。更进一步明确了慈善信托制度,确立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经出台了一段时间,政府、社会、行业的监管体系已有初步的成效,特别是通过网络平台的募捐,民政部以“官方认证”的形式为网络募捐平台设置准入门槛,不仅可以将资质较差的平台挡在“门”外,压缩诈捐骗捐的生存空间,还能够为资质良好的平台推广其形象,提升公众对网络募捐的信任。可长病还需久治,期待《慈善法》 这剂量良药让伪慈善这种病药到病除,确保慈善行为始终在制度和监管的“笼子”里进行,防止了别有用心的人或机构利用慈善的幌子谋取私利,重建社会底线。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86)17717570727
E-mail:zxb@sacf.org.cn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552号5幢5楼/6楼
- 扫一扫,关注我们 -
版权所有:上海市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Shanghai Angel Charity Foundation
www.sacf.org.cn
备案序号:沪ICP备17029565号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