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伪慈善”,聪明反被聪明误
- 分类:相关慈善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1-07 00:00
- 发布时间:2016-11-07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近日,一段视频揭穿了大凉山地区伪慈善志愿者群体的真面目。视频中,两名男子在快手直播平台上直播做慈善,安排凉山州某村村民站成两排,随后直播给村民发钱,直播结束后,这些人又从村民手中把钱拿回来。先发钱再收回去的“伪慈善”并非这一起。在网络直播兴起之后,多名打着慈善名义前往凉山州的“志愿者”,实际上却从事着借慈善敛财的勾当。
2016年,互联网直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给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是值得鼓励发扬的,利用直播做慈善,应该能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然而,直播把钱发给弱势群体,播完后又把钱收回,实乃“伪慈善”行为。
通过直播做伪慈善,是严重消费观众爱心的行为。人皆有同情心、恻隐之心,网络主播做慈善,人们会认可他们的行为,给他们点赞甚至送礼物。主播通过直播平台,塑造自身的伟岸形象,其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收益,利用观众的内在道德准则获取利益,使得慈善被蒙上了“利益”阴影,玷污了社会风气,击穿了社会道德底线。
通过直播做慈善,是违法行为。这些网络主播通过直播的方式,号召大家为他们刷礼物用于给灾区的捐赠,则属于不正当的募捐行为,已经违反了新通过的《慈善法》,法规中明确规定,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这些人的行为已经违反《慈善法》,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应该由相关部门出面,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才行。
通过直播做慈善,更深深的伤透了贫困山区的心。起初当他们收到慈善捐款的时候,刚刚感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关怀和温暖,直播结束后,被迫将捐款拿出,刚刚被捂热的新凉到了冰点,对贫困山区的脆弱心灵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使得他们过早的丧失对社会、对政府的信心。
公益事业容不得半点污点,一切有目的的公益行为都是伪公益,一切带有某有目的的“聪明人”利用群众的道德准则获取某种利益,都将会被自己“小聪明”,付出代价。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86)17717570727
E-mail:zxb@sacf.org.cn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552号5幢5楼/6楼

- 扫一扫,关注我们 -
版权所有:上海市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Shanghai Angel Charity Foundation
www.sacf.org.cn
备案序号:沪ICP备17029565号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