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安济新闻
安济新闻
安济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如何让中国慈善更有力量

如何让中国慈善更有力量

2011-01-10 00:00
  • 分类:相关慈善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1-10 00:00
  • 发布时间:2011-01-10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如何让中国慈善更有力量

【概要描述】

  • 分类:相关慈善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1-10 00:00
  • 访问量:
详情

  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开启中国的“慈善元年”,到近几年中国大额捐赠乃至富豪誓言“裸捐”的现象不时出现,再到今年9月,由世界富豪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中国发起的慈善晚宴在中国引发了社会大讨论,短短两三年间,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发生的诸多积极变化引人关注。

  摆脱传统慈善

  让中国的慈善更有力量,摆脱传统式慈善的弊端首当其冲。

  作为中国式慈善的主要形态,传统式慈善突出表现为“大灾捐赠”、“被动员捐赠”和“随意性捐赠”大行其道。

  “要么一动员就赶快捐,捐赠大会上不举牌很丢人,要么就是‘创意性捐赠’,高兴了就捐,不高兴就想不起来要捐。”王振耀在论坛上痛陈传统式慈善的弊端。

  王振耀认为,传统式慈善既不专业,也不长远,搞到最后“自己不满意,社会也不满意”,而更糟糕的是,这种模式还令企业的慈善事业与企业内部文化建设脱节,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脱节,与社会的急迫需求脱节、与整个慈善事业发展的潮流脱节。

  如此一来,中国的慈善事业难以形成充实的社会力量,而有心搞慈善的企业,甚至常常会尴尬地遭受媒体的质疑。

  当然,随着汶川大地震引发全民的慈善热情,以及近几年来慈善事业跨越式的发展,国人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依靠传统式慈善难以持续,现代慈善才是中国未来的出路。

  如何向现代慈善转型特别是,在国外作为慈善事业中坚力量的企业,如何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这种现代化?

  王振耀认为,中国要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现代化,至少有三条道路可供选择。

  第一条道路,便是企业应尽快成立自己的企业基金会或家族基金会,如此一来,企业既可以长期而固定地实行捐赠,又可以合理地使用国家业已实施的相关慈善免税政策,获得参与慈善的内生动力。

  第二条道路则在于优化企业文化,依托员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从而提升企业的内部凝聚力。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志愿服务组织往往能使企业与社会密切地联系起来,从而拓展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而依托优质项目与社会参与,是王振耀认为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代应走的第三条道路。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应该支持具有高度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并参与社会有关活动,从而使企业社会形象不断提升。

  专业化的力量

  不过,对于眼下的中国的企业来说,优质的慈善项目却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奢侈。

  “在中国,有影响力、可持续的优质慈善项目实在少之又少,我们需要更多能在全国叫得响的慈善项目!”王振耀承认,缺少优势项目是目前中国慈善发展的软肋之一。

  “现代公益和传统慈善比较,有四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即它的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和专业化。”涂猛说。而相比之下,中国的慈善项目却普遍存在专业程度低、执行力差等弊端。

  涂猛说,在中国发展慈善事业的过程中,大量外企带来了专业化的慈善制度、慈善文化,尽管总体而言他们捐赠的款额不是很大,但却为以传统型慈善为主的中国注入了清新的力量。

  在这一点上,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在其慈善事业上的行动,有颇多可述之处。

  多年来,他们的公益项目开展很讲究章法。纵观其公益项目,不难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不在于一次性捐款额度的多少;他们孜孜以求的是一种价值观层面的引领,并在其中投入了相当大一部分精力。因此,它在公益方面的产出多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事张扬,却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对企业公益事业产生一定的导向性影响,甚至带动整个行业的思考。

  负责任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也在变化。

  上个世纪,人们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最流行的观点是,一个企业能够帮助股东实现价值最大化,便是最大的责任。

  而现在,人们接受了企业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生产绿色产品,建立绿色产业链,也已经成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

  长期研究跨国企业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注意到,以奔驰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正在中国践行着“公益创新”。

   学会合理利用国家免税政策

  企业如何通过公益既利己又利他

  王振耀常常为许多中国企业感到惋惜,中国已经在2007年通过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真正想到要利用这一规则的企业依然少之又少。

  在中国,把各种形式的基金会算在一起,也仅仅300家左右,相比之下,人口仅中国五分之一的美国,光家族基金会就有超过3万个,两国的差距以百倍计算。

  “我常常和企业家们讲,要学会合理利用国家的免税政策。”王振耀说,由于企业成立基金会有助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国家在政策上有所倾斜,相关审批程序比较简单,获批的可能性也很大,而一旦企业成功成立基金会,则可以利用国家“给企业掏的”这12%,既办实事又赚名声。

  “最为关键的是,成立基金会后,用于慈善的这部分捐赠,控制权还在企业家手里,企业家完全可以用这笔钱用来解决诸如帮助生活困难职工等实际问题。”王振耀说。

  按照王振耀的设想,全国只要成立大约2000~3000家企业基金会,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将会有极大的改观,甚至连目前缺少优质公益项目的这个瓶颈也将迎刃而解。“你想呀,如果每天都有几千个基金会拿着大把的钞票到处找项目,怎么可能会没有组织迅速组织出好项目来呢?”

  不过,即便企业基金会能在不久的将来迅速崛起,中国还需要迈过另外一道坎。

  作为中国公益事业的一线践行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表示,公益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瓶颈。嫣然天使基金执行总裁李诗也认为,人才瓶颈才是中国的企业基金会没能迅速发展起来的真正原因。

  李诗表示,由于缺乏专业的公益管理人才,企业在作出是否设立企业基金会的决策时,必须重新权衡利弊。

  “企业做公益,不仅会遇到政策上的困难,也会遇到经验上的困难。谁都不希望钱花出去打水漂。”李诗认为,这正是目前许多乐于做慈善的企业之所以将精力放在与现有的公益组织进行合作的主要原因。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电话:(86)17717570727
E-mail:zxb@sacf.org.cn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552号5幢5楼/6楼

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 扫一扫,关注我们 -

版权所有:上海市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Shanghai Angel Charity Foundation
www.sacf.org.cn
备案序号:沪ICP备17029565号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