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安济新闻
安济新闻
安济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中美慈善观之大不同

中美慈善观之大不同

2010-12-06 00:00
  • 分类:相关慈善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12-06 00:00
  • 发布时间:2010-12-06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中美慈善观之大不同

【概要描述】

  • 分类:相关慈善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12-06 00:00
  • 访问量:
详情
   在颇具公益传统的美国,为数众多的基金会既是美国慈善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也是美国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着美国私人公益基金会的脉络,我们也许会切实的感受到美国公益事业的真谛。

  从洛克菲勒、卡内基和福特到现在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都是极具美国特色的私人公益基金会。美国奉行渐进改良主义,自建国伊始便视公益为核心价值观,而私人公益事业更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壮大。

  美国基金会中心为“基金会”下的定义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有资金(通常来自单一的个人、家庭或公司)并自设董事会管理工作规划的组织,其创办的目的是支持或援助教育、社会、慈善、宗教或其它活动以服务于公共福利,主要途径是通过对其他非营利机构的赞助。”

  美国是一个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国家,公益事业在发展和公平之间发挥平衡的作用。国人对美国私人公益基金会的认识还很模糊,学界更鲜有针对性强的研究。幸而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教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其著作《财富的归宿》一书中的开篇,资中筠教授写道:“从美利坚开国伊始,公益就是这个伟大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上,很难理解这个说法。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中美两国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倘若要想真正了解美国人的慈善观,我们必须要先将头脑中的观念更新一下。

  中美思维之异

  美国富翁们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有点“分裂”,以老卡耐基、老洛克菲勒为例,这些大财团头子们在致富过程中巧取豪夺、残酷无情,被人们称作“强盗爵爷”(Robber Barons);而他们在捐赠中又如此的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老洛克菲勒的一句名言:“尽其所能获得,尽其所有给予”,就高度概括了这种双重性。

  资中筠教授认为这种现象来自于“基督教传统、志愿精神和社区观念,以及重白手起家而轻世袭的理念”,她认为:“美国传统思想中‘世袭’的成分较少,社会舆论认可通过个人奋斗白手起家发家致富,不太苛求其手段”,这与中国社会非常不同。马克斯·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写道:“影响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最强大的力量是以(祖灵)信仰为基础的家孝……这种牢不可破的团结本身完全以虔诚为动力……”,所以在中国人的思维中,“世袭”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尽可能的将家财留给子孙后代还是大多数人的固有思维。“一个信奉儒教的中国人要尽的义务的内容,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对那些通过现存的秩序与之接近的具体的活人或死人的虔敬,从来不是对某位超凡的神的虔敬,因而也不是对某项神圣的‘事业’或‘理想’的虔敬”,而美国人普遍遵循的宗教理论则告诉他们,传统绝对不是神圣的,从伦理上理性的征服世界、控制世界是不断更新的工作和绝无止境的任务,这就是“进步的”理性客观性,同儒家的理性的适应世界相对的是清教的理性的改造世界。

  澄清偏见

  国人对美国基金会还有一种偏见,他们会问:“这些基金会打着公益的旗号是不是就在干过去基督教传教士的事情啊?是不是搞‘思想渗透’、‘和平演变’之类的?”

  中国人的固有思维是政商不分家,所以就想当然的觉得美国富豪们名下的那些基金会一定和政府走得很近。一个例子可以形象的说明这种疑虑——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进行“肃清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影响”的运动,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培养的医生成为重点对象,医院中贴满批判标语。出资创办协和医学院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当然罪责难逃,批判理由之一是,难道美帝国主义会发善心?

  资中筠教授认为:“基金会既然是美国主流思想的产物,其所到之处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思想影响,这在任何领域的国际交流中都存在。”但是基金会并不听命于政府,其“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公益性的”,例如现在盖茨基金会为防治艾滋病,已经在亚洲和非洲的重点地区投入几十亿美元。“基金会20世纪最后20年的明显趋势就是与联合国合作,资助其有关项目和活动,重点是公共卫生、人口、妇幼保健、环保、维和等。”

  现在中国富翁一提捐钱,就会招来骂声一片。大家认为这些人都在“作秀”而已,确实也有不少实例作证,如汶川地震时相当多企业家承诺的捐款事后并没有兑现。事实上,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应该明确一个基本的观念,那就是个人的慈善行为必须和企业的利益分开。资中筠教授认为:“为企业做广告的动机是最不可取、弊端最多的。”

  慈善的真谛

  美国企业家在做慈善的时候往往成立私人公益基金会,而非简单的捐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现代的公益理念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这个理念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用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用专业性的运作模式将财富对社会发展贡献的动能发挥到最大。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可以对此次“巴比”慈善晚宴有一些不同的解读。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巴比”中国之行是这两位美国亿万富翁发起的一项全球行动的一部分,旨在说服有钱人作出承诺将自己的财产用于慈善。对于中国飞速增长的巨富阶层和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来说,中国的公益事业才刚刚起步。醉心公益的盖茨肯定希望能够为中国做点什么。但是美国人的理性公益思维告诉他,简单的捐一大笔钱出来,并不是一个好主意,面对中国社会目前的状况,长远来看,最有建设性的方法就是刺激中国本土慈善环境的形成,在整个社会范围形成一种对慈善的关注;另外,“巴比”考虑到自己在中国受崇拜的程度,觉得多少能刺激中国富人阶层的慈善意识吧。

  虽然有观点认为“巴比”此行是因为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但是如果能用这种有点张扬的方式来促进中国社会公益事业加速发展,也可谓不虚此行。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电话:(86)17717570727
E-mail:zxb@sacf.org.cn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552号5幢5楼/6楼

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 扫一扫,关注我们 -

版权所有:上海市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Shanghai Angel Charity Foundation
www.sacf.org.cn
备案序号:沪ICP备17029565号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