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安济新闻
安济新闻
安济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全民慈善”多样方式应对突发灾害

“全民慈善”多样方式应对突发灾害

2010-05-10 00:00
  • 分类:相关慈善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05-10 00:00
  • 发布时间:2010-05-10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全民慈善”多样方式应对突发灾害

【概要描述】

  • 分类:相关慈善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05-10 00:00
  • 访问量:
详情

  当地震激发空前规模的“全民慈善”,赈灾捐赠不止是组织行为,更是“个人善念”的自我发动;当慈善事业不仅在于补充社会保障、救灾应急,更在于传播慈善文化,大都市便将先进理念与时尚元素结合,慈善也可以成为一种“酷”的生活方式而大行其道。

  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全社会都投入赈灾,一样的爱心,不同的方式,灾后社会动员方式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不错,‘全民慈善’是两次地震赈灾捐助的鲜明特征。”汶川地震使过去2年参加慈善捐款的人数比例提高了九成以上;统计显示,97%市民近两年都捐款,人均捐款次数3.9次,捐款数额以数百元居多,四川地震是最重要的捐款事由。

  玉树震后赈灾捐助延续了“全民慈善”的特征,而“全民慈善”的动力又在哪里?调查结果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善念”越来越成为市民参与慈善的内在动因。在大型调查中,一万多市民被问及“为何慈善”,居前3位的理由是:助人为乐,同情怜悯,回报社会,占到应答总人数的91.77%。与之对应的是,选择“组织要求”占12.98%。因此,人道、关怀、感恩等个人主观价值取向已明显成为发动善念的首要因素,也是两次地震赈灾捐助“全民慈善”的心理大背景。

      在玉树赈灾中,慈善机构的网络捐赠平台应运而生。针对不同捐赠渠道喜好的群体差异分析显示,青睐网上划款这类新兴捐赠方式的人呈现了明显的群体特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这部分人主要为18—34岁(78.2%)的高学历(本科及以上65.1%)年轻人,其中职业为专业人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学生的市民比例明显高于总体。此外,网络作为一种时尚,选择网络捐赠的人中有44.6%的人通过网络知道慈善基金会,可见,青年人作为网络媒体的主要受众,也接受着网络在传播慈善事业方面的影响。

  “其实,传播慈善文化,推行慈善理念,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容易:不仅是因为经济水平的优势,更有文化观念、教育程度和信息传播的优势;从生活方式看,大都市也能将先进理念与时尚元素结合,使慈善成为一种‘酷’的生活方式而大行其道。”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说。

   灾害发生后,喷发的捐助热情让各类捐赠物资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但由于人力、组织能力所限,捐赠物资大量堆积,慈善物资在灾区遭遇“物流梗塞”。这种情形在现实的救灾中不是没有发生过。

  玉树地震发生后,由于当地地理条件限制,运输不便,只能接收捐款,暂时不能接受物资捐助,但还是有不少爱心企业希望捐赠物资。

  用好慈善物资,是救灾需要,更是对捐赠者的尊重,对慈善爱心的珍视。”叶恩国说,一种预期是,“预约登记”将因此成为“慈善物流”新方式。(来源:中华慈善在线)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电话:(86)17717570727
E-mail:zxb@sacf.org.cn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552号5幢5楼/6楼

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 扫一扫,关注我们 -

版权所有:上海市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Shanghai Angel Charity Foundation
www.sacf.org.cn
备案序号:沪ICP备17029565号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