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哪里来?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因此爱是天生的。其实不然,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一切都是后天育成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所以,爱和其他一切学科一样,也是教会的、学会的。只有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从小洒下“爱的种子”,长大了才可能生长成一颗慈善之心。
我国古代有“孔融让梨”“司马光破缸救人”一类的小故事,用来教育孩子。如今不大用了。那么现在我们用什么样的故事去教育下一代呢?大家知道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在迅速地富强起来,但是我们富起来的人群中,很多从小没有接受过“慈善教育”。因而中国企业家对贫困者的捐款数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因此对于我们的下一代的慈善教育是极其重要而又迫切的了。
那么如何去教育呢?我们不必满世界去搜寻爱的故事,它就在我们身边。由上海爱的教育研究会创办,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的“金爱心学生”的评选中,就有许多非常感人的爱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身边极其普通的学生,只是我们平时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他们罢了。不同的是他们默默地做了不少人人都可以做,却不是人人都去做的事。于是他们的故事正好起到了近在身边的榜样作用。
例如“富二代”,是如今正在迅速增大起来的一个阶层。有了钱,怎么用?有个孩子给狗做生日,却没想到给父母过生日;有个小青年买了奔驰车,技术还不过关,就到处招摇,结果闯了许多祸。而我们今年评出的“金爱心学生”中,就有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于潇雄,他从小收到的压岁钱,总计有10万元之多,但他一分钱也没动用过,他从小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全部存起来作为一笔不小的慈善基金。首先捐出2万元购书2000册,为云南的一所希望小学建立一个图书馆;汶川大地震时捐出2000元;还分别每年拿出2000元或1000元,捐给4位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又捐给敬老院3000元的礼品。于潇雄铭记“莫轻小善而不为,莫贪积财而不舍”的道理,他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做了不少好事,深得同学的喜爱。这样的富二代,不正是我们应该发扬的吗?
当然行善并不全靠钱。华师大二附中的沈水,邻居有位80多岁孤寡奶奶,她常去看她,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水果、点心送她,夏夜蚊子多又送去蚊香点上。她还批发鲜花出去卖,赚了300多元买礼物给儿福院送去。她主动联系证大现代艺术馆,让全班同学都成为那里的志愿者。还经常把日用品带到宿舍,供大家公用。又捐助一位汶川的孩子完成学业。这样的时时为他人着想,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这样的爱心故事又何止这两个?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是自觉地去做的,没有人在背后命令他、推动他,而且不是只做一件、两件,只做一天、两天,而是数年如一日,持之以恒。这正是我们要提倡的精神。这些故事都汇聚在这本书里,推荐给大家。我们希望这样的爱心故事多多走近书桌,走近同学,希望有更多的同学用行动来书写更丰富、更动人的爱心故事。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来源:中华慈善在线)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86)17717570727
E-mail:zxb@sacf.org.cn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552号5幢5楼/6楼
- 扫一扫,关注我们 -
版权所有:上海市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Shanghai Angel Charity Foundation
www.sacf.org.cn
备案序号:沪ICP备17029565号
技术支持:新网